1.山茶油多少一斤

2.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佳食用油,主要有哪些?

3.如何辨别真纯真菜籽油?

4.三十年前的家乡环境

5.民间科学家有哪些惊人的理论

6.普通家庭食用油和餐饮用油有什么区别吗?

7.对地沟油一直有个疑惑。如果能把油回收提炼,经检测符合卫生标准·那不就说明吃了没问题,可以食用吗?

08年卫生油价格_卫生油涨价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1988)规定:

1、酸价: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茶油、麻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4棉籽油≤1。

2、过氧化值(meq/kg):花生油、葵花油、米糠油≤20菜籽油、大豆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茶油、麻油≤12。

3、浸出油溶剂残留量(mg/kg)≤50。

食用油选择:

临床上一般是食用一些橄榄油对身体好一些。橄榄油,属木本植物油,是由新鲜的油橄榄果实直接冷榨而成的,不经加热和化学处理,保留了天然营养成分,橄榄油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

橄榄油和橄榄果渣油,在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西方被誉为“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因为橄榄油作为一种植物油,石油橄榄果轧制而成,里面不添加任何的额外化学试剂,且橄榄油内部含有比起食用油更丰富的油酸等单不饱和脂肪酸等油脂成分。

此外在橄榄油中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及抗氧化物等。

山茶油多少一斤

便宜的二三十元,贵的一两百,我对正宗不是很理解,特意查了一下。原来是指真正的,正统的,这些可能都是真正的亚麻籽油,之所以价格差距大,主要跟产品原料和生产工艺有关。像一些转基因亚麻籽油,浸出亚麻籽油价格就比较便宜,热榨亚麻籽油居中,冷榨亚麻籽油由于原料好(原料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出油率低,营养保留的比较完整,价格也比较贵,是热榨亚麻籽油的三倍。大约八十左右吧,一些知名品牌的冷榨亚麻籽油一两百也是有的。冷榨亚麻籽油我家用的欧利亚提,价格是贵些,质量、口感还不错,没有什么苦味,杂味之类的问题,加在酸奶里给宝宝吃,宝宝也不排斥,口感清淡,老人家也容易接受,总体上蛮不错的。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佳食用油,主要有哪些?

根据2019年12月的最新数据,山茶油从60到200一斤的都有,差别这么大取决于原材料、压榨工艺、压榨工艺。野生细籽油茶出油率低,价格贵,规模种植的油茶是大籽的。

茶油中不含芥酸,胆固醇。经测试: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油酸达到80-83%,亚油酸达到7-13%,并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B、D、E等,尤其是它所含的丰富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

扩展资料:

提取方法

1、机械压榨法

机械压榨法是提取山茶油的基本方式,茶籽压榨经历了土法压榨(主要是楔榨)、液压榨油和螺旋榨油等几个阶段。根据压榨工作过程中茶籽在榨膛内的温度不同,通常前两种称为低温压榨工艺,后一种称为高温压榨工艺。

2、低温压榨法

在茶籽产区的农村常用液压榨油工艺提取山茶油,该工艺所获得的毛茶油杂质少、色泽浅,是现今茶籽油提取制备的主流工艺。液压榨油机有立式和卧式两种结构,实际生产中以卧式液压榨油机居多。

3、高温压榨法

高温压榨法主要用螺旋榨油机进行动态压榨。油料在榨膛内的瞬间乐榨温度较高,对油脂和榨饼均有影响,比如毛茶油的杂质多、色泽深,降低了茶油精炼率。因此,螺旋榨油在工艺上要求对茶籽进行剥壳处理。

百度百科-山茶油

如何辨别真纯真菜籽油?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佳食用油有:玉米油、米糠油、芝麻油。比如玉米油的好处:它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很大的益处,可以降血压、降胆固醇,玉米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三十年前的家乡环境

本人是农家土生土长的,往年都在外地工作今年回家务农,好久没尝到家乡的菜籽油了回家的第一天我自己下厨想做点小菜下酒,可是发现自家的菜籽油高温油炸后出现很多**的泡沫这个明显是掺的菜籽油,于是我问母亲自己菜籽油怎么会有如此多的泡沫,母亲告诉我是用菜籽换的油,农家人一般是在榨坊存放菜籽吃多少取多少。可是狠心的商家就掺谋取暴利。我们老家一年四季都吃菜籽油,菜籽的产量非常低按照我们这里一某地1000平方算某产量400斤。这是作物不生病的情况下的产量比这更高的产量我目前还没听说过最高某产不会超过550斤,在分享小窍门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菜籽的产量换算下炸出纯正菜油成本和目前市面,淘宝店出售的菜籽油价格对比,请各位看官耐心看完。

辨别菜籽油是否纯正方法一

价格对比:某产收割400斤菜籽在收购的时候会洒落很多,实际收割上来的大概400斤晒干后大概380斤菜籽,目前市场菜籽价格一斤2.5元400X2.5=1000元人民币菜籽榨油炒熟榨油100斤会多3斤油相反冷榨会少3斤。三斤菜籽榨油一斤菜籽油380斤菜籽榨油126斤保守预算126斤我们算个整数130斤油,目前市面所谓的纯正菜油5元和7元8元一斤的估计都不是纯正的菜籽油,换算下130X5=650/ 130X7=910/ 130X8=1040/ 这些价格要么亏本要么保本商家不赚钱出售产品谁会做,所以价格是鉴别纯正菜籽油的第一方法。为了家人的健康情各位千万不要贪图便宜去购买价格低廉的食用油。很多商家会再菜籽油里面掺棕油这个油非常便宜还有棉油反正低于5元一斤的油都可以勾兑菜籽油,特别是棕油这个好像是从地沟油里面提炼出来的油。

辨别菜籽油是否纯正方法二

颜色和浓度对比上图是我从榨坊购买的菜籽油榨坊每一个周期的油质量不一样看勾兑的比例.勾兑过的菜籽黄泛微青,属于调和菜籽油.

上图是我自己种植收获的菜籽榨出来的纯正菜籽油,和上图榨坊购买的菜籽油对比颜色和油浓度都会比购买的油好,纯正菜籽油颜色金黄泛微红,浓度用手捏粘稠沾手。

辨别纯正菜籽油方法三

高温加热菜籽油如果是掺的菜籽油会出现**泡沫掺严重的会出现大量泡沫如果有油炸现实说明油里面水分多,目前有淘宝店家会说由于我们是传统榨油所以菜籽油会出现冒泡和沉淀物是正常的这个说法不成立有沉淀物是真的,如果有泡沫就说明掺和别的油,纯正的菜油高温加热是很平静的。

对比下这个是我自家榨出来的纯正菜籽油,加热后油很平静没有油炸和泡沫现象。

辨别纯正菜籽油方法四

购买回来的菜籽油零下5度冷藏24小时观察是否有冻结如果冻结说明里面掺杂动物油棕油,关于油的特性我目前只知道动物油和棕油会冻结。纯正菜籽油零下5度是不会冻结的,调和油好像零下5度会微冻结。

菜籽油的储存很重要一般购买菜籽油一次不要购买太多按照家庭月用油量购买,塑料壶储存菜籽油时间长了会沉淀水分油会变质最好的储存是用玻璃瓶陶瓷瓶缸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这些小窍门希望大家在食用油方面不要贪图便宜健康是无法用钱购买的,目前有很多商家为了利益会不择手段,淘宝很多货天猫店更多,但是只要大家懂得分辨不管在什么地方购买都是一样的,在淘宝购买食用油建议大家最好拿去鉴定下,选择一个忠实的商家可以长期购买。也可以收购菜籽自己在榨坊榨油。

民间科学家有哪些惊人的理论

1980年前农民的生活状况,对于1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应该有深刻的印象。当时我们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日用工业品匮乏;农业还是靠天吃饭,粮食实行定量供应,人们的生活还处于温饱状况。作为一个经历了那段岁月的过来人,我想把那个年代我国农村人民的生活状况作一个回顾,让今天的人们知道那个年代农民真实的生活情况,在这里我想谈谈我的家乡的人民当时的生活状况。

家乡的环境和农业生产情况。我的老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是武汉市的一个郊县,现在属于武汉市远城区,与武汉市汉阳区中心地带约有40公里的路程。我的老家地处湖畔,被两个大小不一的湖泊以呈“U”字型半包围状。这里地势西高东低,西边是黄土冈,面积小,约占全村耕地面积的20%,以种植棉花、红薯、瓜果等耐旱农作物为主;其他三边是有一定起伏的耕地,以种植水稻为主。因为靠近湖泊,水源充足,农作物基本能旱涝保收。我们村(当时称为大队)有6个小队,我们家处在第6小队,有22户人家,130多口人,有120来亩地。当时农作物的种植是按照一年三熟制即一季小麦或油菜、两季水稻来安排的。由于我的家乡地理环境较好,土地也比较肥沃,农民的生活基本有保障。即便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全国处于大饥荒的时期,我的家乡也同样处于严重缺粮状态,但由于湖里有莲藕,水里有水草,田间地头有野菜,乡亲们度过了艰难的冬季和春季之后,到夏季小麦成熟、秋季红薯和水稻收获时节,乡亲们的生活可以达到半温饱状况。据村里老人回忆,当时除了年岁大的老人和小孩由于体弱多病加之营养不良没有挺过那场饥荒外,我们家乡还没有真正饿死的农民。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虽然还处于“”年代,但是对农业生产还是抓的很紧,公社的干部们被下派到生产队“蹬点” ,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并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当时农民们的生产劳动很繁重,在冬季农闲时农民们还要组织起来挖水渠、修堤坝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为我们生产队只有四十多个劳动力,在春耕和夏收时节村里的初中和高中学生都要当作壮劳力来使用,特别是每年7月份的水稻收割、插秧的“双抢”时节,基本上是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男人们忙着收割、耕地、扯秧、谷物脱粒等农活;女人们的负担很重,仅仅插秧这种农活,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每天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插秧,腰肌劳损很严重,待秧苗全部栽种好,一双手由于长时间在水中浸泡,皮肤也快要溃烂了;老人们则除了保证一家老小的吃喝外,每天还要烧开水几次送到田间供家人饮用。学生们都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7岁左右的小学生帮生产队放牛,因为需要耕种的水稻田较多,为了保证耕牛吃饱喝足,放牛娃每天早晨4点左右就要起床放牧,6点半钟再把耕牛送到耕种的田间;10来岁的学生则帮着大人收割水稻、插秧;12岁以上的初高中生就是壮劳力了,干的是挑稻谷、挑秧等重活。

农民们除了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外,在冬季农闲时候,有的年度公社组织农民参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种劳动大多数属于生产队的义务劳动,公社组织者不负责解决劳动报酬,参加者在生产队记工分参与年终分配,1980年代这种劳动有一定的现金补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要是建水渠、修水库、筑大堤,公社以大队为单位分配任务,大队就将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生产队身上,这时候基本是每家都要派人去参加劳动。因为是野外作业,社员们白天在工地劳动,晚上就住在工地附近的帐篷里,劳动强度大,且远离家乡,生活非常难苦。但正是有农民们的辛勤劳动和默默贡献,当时的农业生产基本上保持了一定的稳定高产水平,直到现在这些水利生产设施在农村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时农民的劳动取记工分的形式进行计量,按照工分进行分配。每日工分的计算方法:农闲时节,一个30-40岁的男劳动力记1个工分,妇女记0.8个工分,学生按照年龄大小及劳动强度分别记0.3-0.7个工分;农忙时节(4月、6月、7月), 男劳动力记1.8个工分,妇女记1.5个工分,学生记0.6-1.3个工分。全年算下来,男劳力大概可挣420个工分,妇女挣320个工分,学生挣60-120个工分。

农民的收入情况。当时农村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生产队基本没有副业和加工业,因此农民的收入主要是卖粮食作物获得的。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基本做法是:对农村的余粮户,在留足口粮、种籽、饲料和缴纳农业税后,统购农村绝大部分余粮;对城镇居民和缺粮农民实行统购统销。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后,严禁私营粮商自由经营粮食,并对粮食价格实行统一管理,由定价。我在网上查到了青岛市当年的粮价,18年几种主要粮食的收购价格为:议购价每斤小麦0.27元,大米0.34元,大豆0.40元,高粱0.18元,谷子0.19元,玉米0.19元,瓜干0.15元。其他农产品的统购价格,大豆每100斤20.00元、黑豆19.20元、茶豆18.70元、豆油90.00元;一等棉籽每100斤8.50元,二等棉籽为8.00元,三等棉籽为6.00元;芝麻为50.00元、原棉油为60.00元、芝麻油为100.00元、卫生油为69.00元。议销价每市斤标准粉0.35元,玉米面0.22元,玉米0.21元,大米0.35元,小米0.28元,瓜干0.17元,大豆面0.46元,大豆0.42元,高粱米0.27元,高粱0.20元。这个价格与武汉市当年的粮食收购价和议销价差不多。由于统购粮食价格过低,造成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分红也很少,不少人多劳动力少的家庭入不敷出,还欠下生产队的一笔钱,即超支款。按照当时不同年度的农业收成情况,我的家乡农民的一个工分在0.3-0.5元左右,平均下来一个工分以0.4元计算,一个男劳动力年收入为170元,妇女为130元,学生为40元左右。

农村的生活状况。农民们都有自己的住房,且大部分是三间的土坯平房,只有大约10%的少数人家是祖辈传下来的青砖瓦房,面积基本在100平米以内。当时我们家乡已通电,不过只有每年的除夕夜和春节头三天电力有保障,平时农村白天基本没电,一般是每天凌晨三点左右才有电,因此农村需要用电的农机具这时候才能运转,如打谷、碾米、抽水等,这时候有少数农民是最忙碌的了。

农民们吃的都是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主粮以大米为主,劳动力多的人家分配的粮食较多,一年四季都是吃白米;人多劳动力少的家庭平时在大米中要掺和红薯煮熟后一起吃,春末夏初时候吃用小麦做的面疙瘩,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也有吃野菜团子的;由于每家都有自留地,农民们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蔬菜吃,农民们都很勤快,秋末在湖里挖的莲藕一般可吃到春天到来之际;此外,每家都有家畜养殖业,一般以养鸡、养鸭、养猪为主,所养的数量以家庭粮食状况而定, 鸡蛋和鸭蛋是换取日常生活所需的油盐酱醋钱的来源, 只有个别条件好的家庭在冬天杀一头猪过年,或者有子女结婚的人家养猪就是为了办酒席所用,绝大多数人家养猪主要是卖给国家换钱,这也是家庭挣现钱的主要合法方式。食用油有菜籽油、棉籽油,必须凭油票购买,每人每月二两油票。

农民们穿衣比较简单,当时衣服是棉布织成的,不耐磨,后裆和胳膊等部位很容易磨破,所以穿有补丁衣服的人比比皆是,农民干农活时一般穿破旧的衣服。买衣服要布票,一年的布票每人大概可以做一套服装。农民们的现金收入少,很少有人每年都能置新衣的,家庭条件好的人家穿戴要好一些,条件差的穿得就破破烂烂了,特别是子女多的人家,当时有个说法,“新老大,旧老二,破破烂烂是老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就是当年人们穿衣的真实写照。我读高一的那一年,我家隔壁一位叔叔从武汉买了一条的确良草绿色长裤,因长裤短了一点到我家动员我奶奶帮我买下,用了11元钱买下来,我穿在身上很有些不安,因为我们家是缺粮户,买衣服的钱是我父亲从武汉邮寄回家的,占了我家当月买粮食的一半资金。

日用工业品因为价格昂贵且要凭票购买,农民们基本是可望而不可即。当时的日用工业品大件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称为“三转一响”,许多条件好的家庭在儿子娶媳妇时倾尽多年的积蓄也难以购置齐全,条件差的根本就不用想了。我有一位叔叔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小学当民办老师,他们家三口人,父母都是农民,父亲是生产队长,挣的工分在全队是最高的,他们家一年可挣1200个工分,每年可以分两千斤以上的谷物,每年有200元左右的年终分红,每年还养三头肥猪,这样的家庭在我们村算是殷实人家了,就是这样的家庭置办齐全“三转一响”也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当年这位叔叔托我在黄石大冶钢厂当生产车间主任的伯伯买了一块“上海”牌21钻全钢手表,花了120元人民币,这几乎相当于一个普通农民全年的收入了。

再谈谈农村的出行情况。我们老家修建了一条铺设石头的简易乡村公路,是村民们自己修建的,公路直通汉沙公路,也就是现在的318国道。农民们出行基本靠步行,赶集如此,到公社供销社买化肥、交公粮都是靠人力肩挑背驮走3公里路程,劳动强度很大。15年每个生产队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基本解决了农村日常买卖的运输问题。汉沙公路是一条武汉到沙市(现在的荆州)、宜昌的双车道公路,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很多地方坑坑洼洼,当时的车辆虽然很少,但车速只能在每小时40公里以内。1982年我参加工作,有一次与省经委的两名干部出差到宜昌,我们早上8点坐长途公交汽车从武汉出发,11点半到潜江吃了中餐,前后约用了40分钟的时间,到达宜昌的时间已经是下午5点钟了,可见当年的出行是多么的不容易。

农村合作医疗情况。当时大队有一个医疗点,医疗点有日常的医药品,并配有一到两个“赤脚”医生,农民们一般的小病如伤风感冒、手脚破皮出血、肚子疼痛等病症不用出村都能医治,但大一些的病症要到公社卫生院或县医院治疗,医药费个人自理。我的家乡湖泊没有血吸虫,但也有一些农民在外地劳动染上了血吸虫病,当时国家对农民的血吸虫病很重视,派出医疗专家给予免费治疗。1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当农忙结束后,大队把患有血吸虫病的四五十个农民集中起来,利用小学教室和借了村民的几间闲置的房屋,县里和公社派来了医生,大概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基本治愈了农民的血吸虫病。

精神文化生活情况。当时农村的文化生活很枯燥乏味,大队一年大概有三、四场露天**,**要么是《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8个样板戏,要么就是《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老影片。在15年左右有《闪闪的红星》、《海霞》、《青松岭》等**,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当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大队的高音广播播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节目中有**录音剪集,有时也有广播剧,就是将一个文学作品由男女播音员对白,再配上音乐及解说,这也是农民在生产劳动时的一种方式。

干部的特权问题。总的来说当时的干部很清廉,经济案件和腐败行为很少,现在分析起来可能有几种原因:一是政治高压,当时的运动很多,到了运动的时候,如果有人揭发某人有经济问题和腐败行为,处罚起来是很严厉的,如果受到党纪国法处理,一个人的政治生命就基本结束了,今后很少有翻身的机会,所以干部一般是不敢以身试法的;二是当时的经济活动基本是公事公办,物价水平国家统一规定,没有如今拿回扣、中饱私瓤的操作空间;三是当时大家都很贫穷,也没有行贿的本钱。干部虽然很清廉,但特权还是有的,干部们利用特权为自己谋点私利,除非上级有人想整治你,一般的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当时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学招生不用考试,由地方推荐农家子女上大学,这些上大学的名额基本上由各级干部子女独占了。另外,当时经常有一些下乡知青的回城招工名额,也有一些干部将自己的子女顶替了招工指标。当时我们村有一位干部在邻乡当副乡长,他的两个女儿就是顶替别人的名额分别进入武汉和黄石当上工人的。

普通家庭食用油和餐饮用油有什么区别吗?

近来中美贸易战吵得沸沸扬扬,进口大豆成了一个避不开的话题。但不知大家考虑过没有,中国为什么对大豆的需求量突然出现暴增呢?

专家们给出各式各样的答案,但农民会告诉你,要是卫生油(棉籽油)现在还能食用,谁会稀罕吃大豆油。

第一次听到这个答案时,很是吃了一惊,马上去百度寻找答案,原来专家告诉我们,经常食用卫生油,会有这种那样的好处,但它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会影响男人精液的质量,造成不孕不育。

老天爷,这是多大的谎言,头些年中国哪个家庭不是靠卫生油来做日常调味品,孩子多的连国家都跟着发愁,要是卫生油有着奇效,就用不着实行生育了。

后来又有人告诉我,卫生油中农药残留超标,这倒有可能,但为什么从前没有这个问题呢。

原来从前棉铃虫是有天敌的,但有些专家告诉农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看到害虫的尸体,才能证明它们已经被消灭。

并给大家一个实践的机会,就是给各家各户配发老鼠药,效果果然非凡,立竿见影,几天后老鼠的尸体随处可见。

更神奇的疗效是那些被千百年来以懒、馋著称的猫咪,一夜之间就销声匿迹。一举两得,皆大欢喜。

欢欣鼓舞的农民背上农药桶,把不远万里从法国和美国(这个我绝对没有诬陷他们,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氧化乐果,呋喃丹都是进口美国的,而法国生产的剧毒农药敌杀死,在中央电视台一连做了数年的广告)进口的剧毒农药,毫不留情的向害虫们喷撒。

可惜猜中了开局,但没猜中结尾,无论是害虫还是那些老鼠,都慢慢有了抗药性,而它们的天敌,都成了珍稀动物。80年代中期,一只东北的野猫,在华北就能卖到人民币50块钱。

没有了天敌的害虫愈发猖獗,农民们只能增加农药的毒性,但效果却越来越差。每年在棉田里喷洒农药时中毒的人不计其数。

这时专家们又告诉大家,是中国使用了数百年的棉种基因退化,不再适合播种,于是美国转基因的抗虫棉粉墨登场。

果然是名不虚传,抗虫效果确实不错,但第二年进口的价格成倍增加。

可国产的害虫显然不卖进口产品的帐,在抗虫棉进入中国第三年,它们就卷土重来,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中国的农民只得又把喷雾器扛回肩头,到了这个时候不用专家忽悠,农民们已经对卫生油敬而远之了。

真怀念从前用卫生油炸出来的大馃子,酥脆喷香,而这种美好,却只能留在记忆中了。

对地沟油一直有个疑惑。如果能把油回收提炼,经检测符合卫生标准·那不就说明吃了没问题,可以食用吗?

这两种油要说区别嘛,也没啥本质区别,都是经过加工的,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油(地沟油什么的就不在讨论之列了)。细细说来,两者还是有些区别的,其主要原因是餐饮业对价格较家庭更为敏感,餐饮用油在价格方面必须做到比家庭用油更廉价:1、规格方面从超市购买来的家庭用油,业内称为小包装食用油,其主要规格有900ml、1.8L、2.5L、5L,除了一些促销装比如5.2L、5.4L,基本没有大于5L的规格。餐饮用油,称为中包装食用油,为减少包装方面的成本,都是大于5L的规格,我所见过的有:8L、10L、16L、20L、22L。另外,还有大铁桶的200L规格的,称做大包装食用油。不过现在大包装比较少,餐饮业基本用的都是上述的中包装规格的。2、油种选择小包装油的油种产品系比较齐全,从低价到高档都有。中包装油中高价油就很少了,除非是那种高档餐馆,一般大众化的饭店恐怕不会用橄榄油或茶籽油来炒菜的吧.中包装油主要用的油种集中在中低档价格的油种上,比较大众的大豆油菜籽油,还有一些低价的棉籽油和棕榈油。3、销售渠道中包装油很少有进入终端市场比如超市里销售的,基本都是通过经销商或者直接批发给餐饮企业,因此也基本没有小包装油铺天盖地的广告,这部分的广告费、进场费用也就节省下来了。中包装油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并不高,远低于小包装油,因为很多餐饮企业会去购买成本更低的散装油。不过最近几年随着地沟油时有发生,很多地方规定不许销售散装油,必须要有预包装,这块市场也在逐渐做大。不管是小包装油还是中包装油,都必须符合国家的产品标准和卫生标准,不会说是中包装油会对健康有隐患。营养价值么,要看具体的油种了,我只想说,不一定是价格越高的油营养价值就越高。

满意请纳

问号一:有害物质是可以检测出来的,但是商家买这些油是为了降低成本,所以他不会去检测,检测的花费也是很高的,

问号二:目前国内尚未有检测地沟油的统一标准。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2716—2005)中,关于食用油的理化指标检测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油溶剂残留、游离酚(棉籽油)、总砷、铅、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农药残留共9项指标,分别对植物原油和植物食用油进行不同的标准检测。

插播:为什么地沟油处理后即使标准合格也不能用?一:理论上来说,把一种物品A加工后变为B,然后B不符合标准,那么经过一系列过程把B中的某些物质的值降低到标准值后,的确是可以再使用的,但是问题是成本太高,把B变为A的成本已经高到不如直接购买A的价格了,那么商人就不会这样做了,赔本买卖,明白?社会上一直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成本越低越好。正规的厂家不会去做这些,都是利益熏心的人无所谓这些,赚钱就好,就做了,然后加工环境要多坏就多坏,所以大家不会把它降到标准值再用,而是随便处理下然后投入再使用。二:即使根据卫生局等部门出的一些相关标准,地沟油加工过后可能符合标准了也是不能食用的,因为那些标准本来就是说的一些对人类危害比较明显的物质,那么一些危害比较小,不那么明显的东西本来就没列出来,而且谁也不知道这些在加工过的地沟油里面会不会更加的超标,我们不知道,但是一定是有害的。一些物质例如鹤顶红,一点点就致死,那必须得检测,可是有些则不是啊,例如化工上丙酮(一种溶剂,易挥发),对人是有危害,但是接触的少,危害非常的不明显,基本上你也感觉不到,那你说它到底是有害的还是无害的?我们依然还是不能碰这些东西的。

问号三、四、五:害处:1、动植物油被污染后并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氧化,分解,产生对人体危害非常大的砷。

2、地沟油由于其来源含有大量的细菌,真菌等。

3、地沟油中由于含有污水、垃圾和洗涤剂,经过地下作坊的露天提炼,根本无法除去细菌和有害化学成分,铅含量是绝对超标的。

4、地沟油的炼制加工环境极其恶劣,会产生相当多的毒素,尤以黄曲霉素、苯并芘最甚,致癌。

5、垃圾油是质量极差、极不卫生,过氧化值、酸价、水分严重超标的非食用油。它含有毒素,流向江河会造成水体营养化,一旦食用,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过菜油”之一的炸货油在高温状态下长期反复使用,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复杂反应,致使油黏度增加,色泽加深,过氧化值升高,并产生一些挥发物及醛、酮、内酯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致癌作用。“泔水油”中的主要危害物—————黄曲霉素的毒性则是砒霜的100倍。

个人认为,地沟油它的来源不同,可能某些东西的含量也不一样,要把它里面所含的物质一点一点的分析清楚,估计是挺艰巨的,而且有些东西它的危害有个积累的过程,量变才会质变,就像吸烟,可能吸一根没什么大的反应,但是已经造成危害了,吸个10万根试试。。。

总之吧,还是要多防范的,外边的东西能少吃就少吃,自己动手,健康点,至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