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惠农政策有哪些

2.从连云港到青岛自驾游大约要多少钱啊?

3.我想问从徐州自驾游到青岛来回过路费和油费需多少钱

4.2021年青岛房价预测是涨还是跌

5.未来一到两年中国的煤炭市场将会如何变化

青岛油价调整最新消息_青岛油价调整最新消息今天

下面分析一下,供您参考:

飞机需要到郑州中转,全价(850+90)+130=1070元。打折最低差不多也就(600+90)+130=820元。

自驾车的话:

全程 约900公里,

过路费每公里约0.5元,则你单程过路费大概在:0.5*900=450元,

油耗:按照1.8-2.0排量,百公里9个油算,93号油价约7.5元/升,则:9*7.5*9=607元,

综上,你单程总费用大概在:607+450=1057元。

下面是推荐自驾线路:

青岛市

1. 青岛市内驾车

2. 行驶进入G22

3. 沿G22行驶53.9公里,从王台/红石崖出口离开

全路段收费

4. 行驶300米,过崖逄收费站约170米后直行

5. 行驶30米,直行

6. 行驶1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S328

7. 沿S328行驶7.7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王台立交

8. 沿王台立交行驶410米,朝连云港方向,稍向右转

9. 继续沿王台立交行驶250米,在王台立交从入口进入G15

10. 沿G15行驶94.8公里,朝曲阜/临沂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日照立交

全路段收费

11. 沿日照立交行驶1.2公里,在日照立交从入口进入G1511

全路段收费

12. 沿G1511行驶468.4公里,直行进入S83

全路段收费

13. 沿S83行驶290.4公里,从迎宾大道/S103/社旗/机场出口离开

全路段收费

14. 行驶650米,过南阳收费站约100米后直行进入S103

15. 南阳市内驾车

惠农政策有哪些

国际油价上涨比较快,已经超出了航司之前承受的范围,因此机建燃油费涨价了。

不止是5月份,从4月5日开始,机票的航空燃油税就已经调整了。

请看民航快讯:自2022年4月5日(含)起,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800公里(含)以下航段,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币5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币100元。

也就是说,目前的情况下出行,燃油加+基建单程100元是跑不了的了,而你是从青岛到南宁,妥妥的超过了800公里单程,因此往返300元的税费是需要的。

主要原因来说,就是国际油价上涨比较快,已经超出了航司之前承受的范围,因此就开始收取燃油附加费,并逐步上涨。如果后续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话,燃油附加费也会相应进行调整并降低。

从连云港到青岛自驾游大约要多少钱啊?

1。种粮直补政策。  2014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014年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4年种粮直补资金151亿元。

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2014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补贴资金按照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

2014年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4年种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

亿元。  3。良种补贴政策  2014年,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对水稻、小麦、玉米、棉花、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豆、长江流域10个省(市)和河南信阳、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的冬油菜、藏区青稞实行全覆盖,并对马铃薯和花生在主产区开展试点。

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青稞每亩补贴10元。其中,新疆地区的小麦良种补贴15元;水稻、棉花每亩补贴15元;马铃薯一、二级种薯每亩补贴100元;花生良种繁育每亩补贴50元、大田生产每亩补贴10元。

水稻、玉米、油菜补贴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方式,小麦、大豆、棉花可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或差价购种补贴方式,具体由各省(区、市)按照简单便民的原则自行确定。4。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2014年,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继续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补贴对象为纳入实施范围并符合补贴条件的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农民合作社和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补贴机具种类涵盖12大类48个小类175个品目,在此基础上各省(区、市)可在12大类内自行增加不超过30个其他品目的机具列入中央资金补贴范围。 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行定额补贴,即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在省域内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

一般机具单机补贴限额不超过5万元;挤奶机械、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12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15万元;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25万元;甘蔗收获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20万元,广西壮族自治区可提高到25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30万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提高到40万元。

不允许对省内外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实行差别对待。同时在部分地区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工作。  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  2014年继续在山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新疆、宁波、青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与农机购置补贴相衔接,同步实施。报废机具种类主要是已在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登记,并达到报废标准或超过报废年限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按报废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机型和类别确定,拖拉机根据马力段的不同补贴额从500元到1。

1万元不等,联合收割机根据喂入量(或收割行数)的不同分为3000元到1。 8万元不等。  6。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政策  国家将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实行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政策。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家庭农场登记制度,明确认定标准、登记办法、扶持政策。探索开展家庭农场统计和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工作。

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7。提高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2014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

2014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18元,比2013年提高6元,提价幅度为5。4%;2014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35元、138元和155元,比2013年分别提高3元、3元和5元,提价幅度分别为2。

3%、2。2%和3。3%。继续执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  8。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  为改善和增强产粮大县财力状况,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2005年中央财政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

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320亿元,具体奖励办法是依据近年全国各县级行政单位粮食生产情况,测算奖励到县。 对常规产粮大县,主要依据2006-2010年五年平均粮食产量大于4亿斤,且商品量(扣除口粮、饲料粮、种子用粮测算)大于1000万斤来确定;对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在主产区产量或商品量列前15位,非主产区列前5位的县也可纳入奖励;上述两项标准外,每个省份还可以确定1个生产潜力大、对地区粮食安全贡献突出的县纳入奖励范围。

在常规产粮大县奖励基础上,中央财政对2006-2010年五年平均粮食产量或商品量分别列全国前100名的产粮大县,作为超级产粮大县给予重点奖励。奖励资金继续采用因素法分配,粮食商品量、产量和播种面积权重分别为60%、20%、20%,常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与省级财力状况挂钩,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奖励系数,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由中央财政测算分配到县,常规产粮大县奖励标准为500-8000万元,奖励资金作为一般性转移支付,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使用,超级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用于扶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

在奖励产粮大县的同时,中央财政对13个粮食主产区的前5位超级产粮大省给予重点奖励,其余给予适当奖励,奖励资金由省级财政用于支持本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  产油大县奖励由省级人民政府按照“突出重点品种、奖励重点县(市)”的原则确定,中央财政根据2008-2010年分省分品种油料(含油料作物、大豆、棉籽、油茶籽)产量及折油脂比率,测算各省(区、市)三年平均油脂产量,作为奖励因素;油菜籽增加奖励系数20%,大豆已纳入产粮大县奖励的继续予以奖励;入围县享受奖励资金不得低于100万元,奖励资金全部用于扶持油料生产和产业发展。

 2014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产粮(油)大县奖励力度。  9。生猪大县奖励政策  为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生猪养殖积极性,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35亿元,专项用于发展生猪生产,具体包括规模化生猪养殖户(场)圈舍改造、良种引进、粪污处理的支出,以及保险保费补助、贷款贴息、防疫服务费用支出等。

奖励资金按照“引导生产、多调多奖、直拨到县、专项使用”的原则,依据生猪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权重分别为50%、25%、25%进行测算。2014年中央财政继续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

10。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  2014年,国家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收益。

2014年,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  11。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  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60。

5亿元,在主产省实现了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在西北实施地膜覆盖等旱作农业技术补助,在东北秋粮和南方水稻实行综合施肥促早熟补助,针对南方高温干旱和洪涝灾害安排了恢复农业生产补助,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对于预防区域性自然灾害、及时挽回灾害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相关补助力度,积极推动实际效果显著的关键技术补助常态化。  12。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支持政策  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亿元,在全国建设12500个万亩示范片,并选择5个市(地)、81个县(市)、600个乡(镇)开展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试点。

2014年,国家将继续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整建制推进试点,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集成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辐射带动区域均衡增产。

13。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支持政策  2014年,继续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并已按照2013年资金规模的70%拨付地方。 继续抓好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创建,推进标准园由“园”到“区”、由“产”到“销”拓展,在优势产区选择基础条件好、规模大的标准园,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提升创建水平。

在支持新建标准园基础上,加强集中连片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继续做好北方城市冬季设施蔬菜开发。 在东北、西北、华北选择冬春蔬菜自给率低、人口多、产业基础好的城市,开展北方城市冬季设施蔬菜开发工程,制定设施建造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促进设施标准提高、技术规范提高,推进设施蔬菜规范科学发展,提高北方城市冬季蔬菜的供给能力。

同时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14。 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政策  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测土配方施肥专项资金7亿元,以配方肥推广和施肥方式转变为重点,继续补充完善取土化验、田间试验示范等基础工作,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试点和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创新农企合作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扩大配方施肥到田覆盖范围。

2014年,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4亿亩;粮食作物配方施肥面积达到7亿亩以上;免费为1。9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服务,力争实现示范区亩均节本增效30元以上。

15。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政策  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亿元,通过物化和资金补助等方式,调动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其应用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技术,促进秸秆等有机肥资源转化利用,提升耕地质量。

2014年继续在适宜地区推广秸秆还田腐熟技术、绿肥种植技术和大豆接种根瘤菌技术,同时,重点在南方水稻产区开展酸化土壤改良培肥综合技术推广,在北方粮食产区开展增施有机肥、盐碱地严重地区开展土壤改良培肥综合技术推广。

16。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支持政策  2014年,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委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强化项目支持。通过种子工程等项目,支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建设育种创新基地。

推动新布局的国家和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产业化技术创新平台优先向符合条件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倾斜。推动国家相关科研计划和专项加大对企业商业化育种的支持力度。 发挥现代种业发展基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金融资本支持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

二是推动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推动公益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将国家拨款形成的育种材料、新品种和技术成果,申请品种权、专利等知识产权,鼓励作价到企业投资入股或上市交易。研究确定科研成果的机构和科研人员权益比例,并在部分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试点。

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及人才合作。深化科企合作,推进国家良种重大科研攻关,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突破种质创新、品种选育等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瓶颈。完善种业人才出国培养机制,支持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三是优化种业发展环境。深入开展打假护权专项行动,建立种子可追溯管理信息系统,保护农民和品种权人合法权益。 加强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为企业商业化育种奠定基础。加快建立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做好品种测试与品种审定的有机衔接。

全面清理现有行政规定,打破地方封锁,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种业大市场。  17。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支持政策  近年来,农业部在种植、畜牧、水产和农垦等行业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部分省、市也围绕地方追溯平台建设积极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

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正式纳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总投资4985万元,专项用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开发。

项目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实现全国范围“三品一标”的蔬菜、水果、大米、猪肉、牛肉、鸡肉和淡水鱼等7类产品“责任主体有备案、生产过程有记录、主体责任可溯源、产品流向可追踪、监管信息可共享”。18。

农业标准化生产支持政策  从2006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2500万财政补助资金补助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工作。2014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2340万财政资金补助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工作,在全国范围内,依托“三园两场”、“三品一标”集中度高的县(区)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44个。

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示范品种生产技术规程等标准的集成转化和印发、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核心示范区的建设、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档案记录的建立以及品牌培育等工作。  19。

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从2005年开始,国家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2013年投入畜牧良种补贴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对项目省养殖场(户)购买优质种猪(牛)精液或者种公羊、牦牛种公牛给予价格补贴。 生猪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40元;奶牛良种补贴标准为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每头能繁母牛30元,其他品种每头能繁母牛20元;肉牛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牛10元;羊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只种公羊800元;牦牛种公牛补贴标准为每头种公牛2000元。

2014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20。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政策  从2007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25亿元在全国范围内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2亿元资金支持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2009年开始中央资金增加到5亿元,2013年中央资金增至10。

06亿元;2012年中央财政新增1亿元支持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开展标准化改扩建。支持资金主要用于养殖场(小区)水电路改造、粪污处理、防疫、挤奶、质量检测等配套设施建设等。

2014年国家将继续支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21。动物防疫补贴政策  我国动物防疫补助政策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小反刍兽疫(限西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政策;强制免疫疫苗由省级政府组织招标采购,兽医部门逐级免费发放给养殖场(户);疫苗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按比例分担,养殖场(户)无需支付强制免疫疫苗费用。

二是畜禽疫病扑杀补助政策,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发病动物及同群动物和布病、结核病阳性奶牛实施强制扑杀;对因重大动物疫病扑杀畜禽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予以补助,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三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政策,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对村级防疫员承担的为畜禽实施强制免疫等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的劳务补助,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7。 8亿元补助经费。四是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国家对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对养殖环节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给予每头80元的无害化处理费用补助,补助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2014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施动物防疫补助政策。  22。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保障牛羊肉等特色畜产品供给,促进牧民增收,从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内容主要包括:实施禁牧补助,对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中央财政按照每亩每年6元的测算标准对牧民给予补助,初步确定5年为一个补助周期;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对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在核定合理载畜量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对未超载的牧民按照每亩每年1。

5元的测算标准给予草畜平衡奖励;给予牧民生产性补贴,包括畜牧良种补贴、牧草良种补贴(每年每亩10元)和每户牧民每年500元的生产资料综合补贴。2012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山西、河北、黑龙江、辽宁、吉林等5省和黑龙江农垦总局的牧区半牧区县,全国13省(区)所有牧区半牧区县全部纳入政策实施范围内。

2013年,国家继续在13个省(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中央财政投入补奖资金159。46亿元。2014年,国家将继续在13省(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23。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  为提高我国奶业生产和质量安全水平,从2012年起,农业部和财政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中央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支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建设,片区建设以3000亩为一个单元,一次性补贴180万元(每亩600元),重点用于推行苜蓿良种化、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改善生产条件和加强苜蓿质量管理等方面,2014年将继续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

 24。渔业柴油补贴政策  渔业油价补助是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项重要的支渔惠渔政策,也是目前国家对渔业最大的一项扶持政策。根据《渔业成品油价格补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渔业油价补助对象包括:符合条件且依法从事国内海洋捕捞、远洋渔业、内陆捕捞及水产养殖并使用机动渔船的渔民和渔业企业。

2014年将继续实施这项补贴政策。  25。渔业资源保护补助政策  2013年落实渔业资源保护与转产转业转移支付项目资金4亿元,其中用于水生生物增殖放流30600万元,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9400万元。

2014年该项目将继续实施。  26。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  2013年开始,中央对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给予补助,无房户、D级危房户和临时房户户均补助2万元,C级危房户和既有房屋不属于危房但住房面积狭小户户均补助7500元。

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的补助对象按长期作业地确定,2010年12月31日前登记在册的渔户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可列为补助对象:一是长期以渔船(含居住船或兼用船)为居所;二是无自有住房或居住危房、临时房、住房面积狭小(人均面积低于13平方米),且无法纳入现有城镇住房保障和农村危房改造范围。

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实施期限2013-2015年,目标是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改善以船为家渔民居住条件,推进水域生态环境保护。201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亿元,补助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8个省区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

2014年国家将继续实施这一政策。  27。海洋渔船更新改造补助政策  自2012年9月开始,国家安排42亿多元用于海洋渔船更新改造。渔船更新改造坚持渔民自愿的原则,重点更新淘汰高耗能老旧船,将渔船更新改造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渔业生产方式转型相结合,形成到较远海域作业的能力。

中央投资按每艘船总投资的30%上限补助,且原则上不超过渔船投资补助上限。中央补助投资要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按照建造进度分批拨付,不得用于偿还拖欠款,不得用于购买国外设备。

国家不再批准建造底拖网、帆张网和单船大型有囊灯光围网等对资源破坏强度大的作业船型。享受国家更新改造补助政策的远洋渔船不得转回国内作业;除因船东患病致残、死亡等特殊情况外,享受更新补助政策的海洋渔船十年内不得买卖,卖出的按国家补助比例归还国家。

2014年该项目将继续实施。  28。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政策  2014年将继续加大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将示范区打造成为现代农业排头兵和农业改革试验田。

一是认定第二批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和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和示范区规模,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继续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对投入整合力度大、创新举措实、合作组织发展好、主导产业提升和农民增收明显的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给予1000万元左右的奖励。

三是将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规模由3亿元增加到4亿元,加大对示范区旱涝保收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力度。四是协调加大对示范区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示范区健全农业融资服务体系,力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今年对示范区建设的贷款余额不低于300亿元。

 29。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政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2014年中央1号文件对进一步做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14年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以启动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和试验项目、组织召开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交流会、完成改革试验项目中期评估三大工作为重点,充实试验内容,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试验项目组织实施力度,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为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积累经验、探索路子。

 30。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政策  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转移支付资金,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按照不超过单个设施平均建设造价30%的标准实行全国统一定额补助,扶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窖、果蔬贮藏库和烘干房等三大类19种规格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

实施区域为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福建、河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97个县(市、区、旗、团场)。2014年,将继续组织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31。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为推进全国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降低流通费用,全国所有收费公路(含收费的独立桥梁、隧道)全部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范围,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

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的公路收费站点,要开辟“绿色通道”专用道口,设置“绿色通道”专用标识标志,引导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优先快速通过。鲜活农产品品种范围,新鲜蔬菜包括11类66个品种、新鲜水果包括7类42个品种、鲜活水产品包括8个品种、活的畜禽包括3类11个品种、新鲜的肉蛋奶包括7个品种,以及马铃薯、甘薯(红薯、白薯、山药、芋头)、鲜玉米、鲜花生。

“整车合法装载”认定标准,对《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范围内的不同鲜活农产品混装的车辆,认定为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对目录范围内的鲜活农产品与目录范围外的其他农产品混装,且混装的其他农产品不超过车辆核定载质量或车厢容积20%的车辆,比照整车装载鲜活农产品车辆执行,对超限超载幅度不超过5%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比照合法装载车辆执行。

 32。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税费减免政策

我想问从徐州自驾游到青岛来回过路费和油费需多少钱

全程共252.8公里,2小时40分钟,收费110元?油费150左右?

1从起点出发,在新浦区城区行驶2公里,左转进入花果山大道

2沿花果山大道行驶427米,左转走匝道(经苍梧收费站),朝临沂方向,进入长深高速/G25

3沿长深高速/G25行驶23.8公里,从赣榆/青岛出口离开,进入沈海高速/G15

4沿沈海高速/G15行驶170公里(经苏鲁省界收费站),从青岛/济南/G22出口离开,朝青岛/黄岛方向,进入青兰高速/G22?收费30元>>

5沿青兰高速/G22一直向前行驶40.2公里,从环湾大道/瑞昌路/太原路出口离开,朝环湾大道/瑞昌路方向(经李村河南收费站),进入环湾大道?收费80元>>

6进入青岛市城区行驶13.8公里,到达终点

2021年青岛房价预测是涨还是跌

高速路费计算:

公式:高速路程*单价。

徐州到青岛的高速路程约为450公里。

江苏和山东省的高速,每公里收费为0.4元。

所以,450*0.4=180元。

油费计算:根据所驾驶的汽车油耗及所需汽油当时的油价计算。

公式:汽车百公里油耗/100*距离*当时的油价。

举个例子,例如一辆百公里油耗为10L的汽车,所需使用的汽油,当时的油价为6元/L。那么10/100*450*6=270元。

两者相加180+270=450元,即为单趟所需费用。来回乘以2即可,即900元左右。

未来一到两年中国的煤炭市场将会如何变化

多数人支持横盘。

涨跌的话题在每年楼市预测中,都是重头戏,今年也不例外。相比之前业内人士的左右不定,2020年似乎一边倒的支持2021年将维持“横盘”的局面。记者采访了十位房地产从业者中,有8位支持地产市场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现在的局面,仅有两人持上涨观点。

和乐观的“上涨派”不同,在采访中绝大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明年房价最大可能将维持现在的“横盘”局面。有业内人士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12月18日,贝壳研究院发布《2020年贝壳研究院楼市榜单盘点:二手房市场城市榜单》,盘点了2020不同城市二手房市场表现。其中青岛以3.8%的价格跌幅位列全国降幅第二。

扩展资料

根据青岛网上房地产发布的2020年新房成交数据来看,2021年青岛新房成交量也有持续上涨的趋势。从2020年青岛新房市场全年成交走势来看,一季度新房成交量收到疫情影响成为全年成交量的低谷,二三季度成交量逐渐复苏,在四季度出现翘尾。

“买涨不买跌”是楼市的一般规律,综合2020年青岛新房价格和新房成交量走势来看,2021年年初,青岛新房价格和新房成交量或仍将延续2020年年尾的上升趋势。虽然在年中可能会出现小幅的上下波动,但是整体的上升趋势大概率不会改变。

青岛新闻网-2021年青岛新房价格预测:折扣取消!房价上涨可能性大

青岛新闻网-2021年青岛楼市是涨是跌?买还是不买?5个关键词决定走势

今年以来,由于铁路运输的局部缓解、煤炭产能的快速增长、以及煤炭投资的相对过热,使得近期的市场形势出现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港口煤炭积压、用户库存增高、部分煤价下调,对于这种现象业内外人士一时间众说纷纭,以至主流观点都认为煤炭总量出现过剩,笔者观点与此有所不同,我认为,今年煤炭市场将会呈现整体供需基本平衡略显偏紧,局部短缺与过剩并存的格局。

一、当前煤炭市场存在的几个反差

一是煤炭港口库存多与煤矿库存少的反差。煤炭库存多主要表现在港口库存多和个别用户库存多。从港存煤数量上来看,去年2月底秦皇岛港港存260万吨左右,今年同期港存达到410万吨,尽管港口采取了种种疏港措施,使港存数量有所下降,但进入3月份,港存数量继续增加,到3月中旬港存数量猛增到430万吨左右,比04年港存最少的时候接近翻番。由于在短期内港存的居高不下,市场对煤炭的需求减少,以至于买方的议价能力增强,港口的交易价格有所下滑。青岛港港存三月下旬在78万吨,日照港在1万吨,京唐港在110万吨,各港口库存处于饱和状态。但是另一方面煤矿库存则在快速减少,据一季度煤炭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情况披露,到3月底全国煤炭社会库存为1.05亿吨,同比增加655万吨,上升6.6%,比年初增加149万吨,上升1.4%。其中,煤矿库存2300万吨,同比减少244万吨,下降幅度达到9.6%。目前主要产煤省库存减少,如山西、河南、黑龙江等产煤大省有的煤矿没有库存,出现了铁路装不起煤,公路无煤可拉,部分汽车停运的现象。

二是部分用户用煤宽松与部分用户用煤紧张的反差。从目前市场反映的情况看,煤源依靠港口下水中转的上电、广电、浙电等市场相对宽松,供煤渠道主要集中在有运输增量的大秦线和侯月线,大秦线直接影响了秦皇岛港,同时由于分流影响到京唐港;侯月线一方面影响着内河运输的邳县港、万寨港,另一方面影响到日照港。目前通过水路中转运输的华东、华南局部用户用煤得以缓解,而离港口较远靠铁路直达的用户如广东韶关电厂、河北南网部分电厂等依然紧张。更有甚者,一些产煤大省的电厂也出现停机待煤现象,如山西、河南、陕西的省内一些电厂等。其直接原因一是因为小煤窑由于安全原因复产受限供应不足,另一方面虽然国有大矿超能力生产也难以满足增量需求。

三是库存中劣质煤多与优质煤少的反差。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不管是港口库存增加,还是用户库存增加,其中尤以劣质煤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电厂春节前担心煤炭供应像去年一样紧张,在这种心理影响下进了一些劣质煤;另一方面春节期间突运存煤,大量煤台存煤包括一部分劣质煤转移到港口及电厂,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发煤站掺杂现象的存在。截至2月底,直供电网库存增加526万吨,增幅为61.74%,大秦线万吨大列的开通不仅把大同的库存全部运出,并且把朔州地区的劣质煤也大量地运进港口,致使秦皇岛港存煤激增,由此,劣质煤下调价格是必然的。过剩只是劣质煤的过剩,优质煤市场紧缺,价格坚挺的情况并没有改变。

四是管理部门与生产单位对煤炭市场判断的反差。从目前的情况看,似乎电力燃料的管理部门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都有认为近期煤炭市场出现疲软是煤炭产能过剩所致的看法,煤炭管理部门担心总量过剩、煤价下滑,电力燃料管理部门则提出增强议价能力、迫使煤价下调的主张。但从煤炭生产企业和电力用煤企业方面而言,则觉得市场并没有发生大的转变,认为煤炭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供不应求的大势还没有改变,

国有大矿的煤炭价格依旧稳定,电厂也没有贸然去谈降价事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煤矿、电力生产单位只看微观,不了解整体情况,而一些管理部门只看宏观数字,而对具体情况了解的不够。

二、对造成以上反差现象的原因分析

1、从需求侧看,今年南方雨季来得早,火电开工率低,被认为最缺电的华中地区湖南、湖北由于水电的增长,已基本摆脱缺电的局面;同时由于春节期间,重点厂矿开工不足,电厂的负荷普遍降低,山东、河北等地的德州、聊城、衡水等17个电厂,除衡水电厂和胜利电厂有新增机组,发电量增幅较大以外,其余多数电厂均表现为开机不足,负荷偏低,发电量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据中能电力燃料公司资料统计,今年1—2月份电煤调进总量增长达到17.87%,高于耗煤总量10个百分点,同时,国电直供系统的日均耗煤指标在2月份出现萎缩,前两个月,国电直供系统煤炭消耗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铁路和港口煤炭运量的增长水平。

2、从生产角度看,无论国有大矿还是乡镇小窑都由于需求的拉动在开足马力生产,甚至超能力生产,基本适应了运力改善后的市场需要。今年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完成42327万吨, 同比增加4507万吨,增长11.9%,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7.2个百分点,增幅已经有所下降。这种情况说明,虽然煤炭供应基本适应了当前市场需求,但它是建立在消耗了煤矿原有库存的基础上,目前煤矿库存下降几近到捉襟见肘的状况,已经反映出煤矿的生产衔接能力不足,这种情况在今年全年都有可能延续,而新上的煤矿产能最快也得在明年或者后年才能得到显现,这是煤矿建井周期的特殊性的必然反映。

3、从运输角度看,由于铁路运力得到改善,特别是春节突运期间措施得力、组织有方,促使煤炭需求得到暂时缓解。据有关消息,4月9日产煤大省山西召开了全省第116次铁路运输协调会,会议通报2004年全年煤炭运量为29626.3万吨,比上年多运4051.9万吨,增长15.8%。2005年一季度的煤炭运量完成8575.7万吨,同比多运1598.2万吨,增长22.9%。一季度全国煤炭铁路运力得以改善,特别是大秦线和候月线运量的突然大增,都对煤炭市场的供应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国家通过铁路运输保障能力的提高满足煤炭供给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显现。

三、年内煤炭市场将是供需平衡偏紧,短缺与过剩并存

做出这一判断的基本依据是:

1、从宏观层面分析,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市场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今年GDP的增长保守预计为8%,但一季度达到了8.8%,从这种增长势头看,今年GDP的增长预计不会低于8.5%。2005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将增加约6000万千瓦以上,上半年预计投产2380万千瓦,全国装机容量将达5.1—5.2亿千瓦,预计2005年电煤需求将增加1亿吨—1.3亿吨,粗钢2005年产量预计在去年2.72亿基础上达到3亿吨,增长约3000万吨,冶金煤需求增加约3000万吨左右,加之其它行业用煤,今年的煤炭增量需求至少在1.5吨,上限在2亿,煤炭需求在大幅增长。

2、从煤炭下游主要用煤行业分析,今年煤炭产量增长将可能低于电力和冶金行业的增长速度,需求增量大于供应增量。今年1—3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1.9%,而发电量1—2月份同比增长12.1%,预计全年增长约在13%左右;而生铁和粗钢今年1—2月份累计分别增长27.10%和22.9%,原煤产量增长幅度小于下游主要用煤行业增长幅度。考虑今年国家对煤炭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加大安全整顿力度,限制煤矿超能力生产,同时由于煤矿工作面衔接紧张的情况,有可能今年煤炭全年增幅不会超过10%(去年增幅超过13%)。这种情况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为什么煤矿销量大于产量,煤矿库存不断下降的原因。

3、从国际煤炭市场分析,新的财政年度国际煤炭市场的价格高企对国内煤炭市场有支撑。从目前国际贸易的谈判中可以看到,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的动力煤贸易协议价格涨幅都在50%左右,而炼焦煤价格比2004年上涨了110%,主焦煤价格为125美元/吨,半软焦煤为80美元/吨,低挥发分高炉喷吹煤为100—105美元/吨,都比国内价格高出200元/吨左右;另外,去年实际出口8567万吨,比上一年度减少742万吨,今年预计出口总量将会保持相对稳定,不可能出现由于出口波动影响国内煤炭市场的情况。从煤炭进口的角度讲,由于进口煤炭的离岸价有的甚至已经超过国内所供煤炭的到厂价,从国际市场进口煤炭的渠道可能会受到抑制,进口量大增的可能性不大。

虽然煤炭市场供需整体是平衡的,但是由于煤矿增产的不均衡性(主要是动力煤有新增能力,而无烟煤、焦煤新增能力不足);运输改善的不均衡性;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对煤炭需求的不均衡性三个因素的综合性影响,会使今年煤炭市场呈现个别煤种、区域性、时段性的过剩与短缺并存的局面。

四、今年观察和研究煤炭市场需要引起关注的几个问题

由于今年以来煤炭市场与以往不同,出现了一些反差,新增了一些不确定因素,给我们准确把握煤炭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样也给国家对煤炭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确定与落实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不能不给予高度重视。

一是铁路因素。长期以来,铁路运力不足是制约煤炭运输的一个主要因素,但目前通过国家加大对铁路的投资和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这种现象已经在逐步改变,但改变呈不均衡性,今年煤炭市场短缺与过剩并存的局面和铁路运力将呈现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运输瓶颈得以缓解的地区煤炭市场相对宽松,甚至会出现过剩,运力暂时所不达的地区,将会依然处于市场偏紧的状态。

二是煤质因素。从国有大矿来讲,由于一些大矿超能力生产,带来工作面衔接紧张,以往因硫分高、灰分高等因素弃采的工作面,有复采重新利用的情况;同时由于装备改进、技术提高,原来遇构造往往绕过去不采、采后也实行分装分运的情况,现在往往强行通过地质构造,对通过陷落柱、断层及割顶、割底造成的灰分增高也来不及再进行分装分运,客观上使煤炭的质量有所下滑;从小煤窑及小发煤站来讲,由于受利益驱动,的确存在煤矸石粉碎后主观上掺假的现象,也使煤炭质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今年煤炭产量预计为20亿吨,如果灰分提高1%,就可能虚增2000万吨的产量。虚增的这部分产量,不仅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下降(浪费运力,增加下游用户成本),更给判断和分析煤炭市场形势带来一些假象和错觉。

三是安全因素。目前由于煤矿重特大事故频发,国家针对煤矿超能力、超负荷生产现象的治理和整顿力度不断加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窑的复产将会延期。山西、河南、山东等省也相继出台了严厉的管制措施,小矿的盲目生产,大矿的超能力生产都受到了国家的限制,有效供给能力的快速增长将得到抑制。据有关方面信息,产煤大省山西目前核准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仅有623个,产能2.5亿吨,预计全省

4300多个矿井中,将有50%以上的小矿拿不到许可证,同时,大矿超能力生产将被严格限制。目前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已经开始下降,一些煤矿也出现无煤可拉的现象,一旦出现煤炭整体趋紧的局面,需要像去年一样组织电煤突运,可能煤源都存在问题。因此,不管是电力生产部门还是国家宏观调控部门都应高度重视,不能被近期煤炭市场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所影响。

综上所述,预计4月底至5月煤炭市场将会再度紧张起来,年内煤炭市场仍然会继续呈现整体平衡偏紧,部分时段、部分区域、部分煤种短缺与过剩并存的格局.